开源和人工智能
(开源平台助力人工智能发展)
陆首群 2018.3.20
2018年3月16日,当时的国家科技部长万钢在全国人大会上谈到我国发展人工智能(AI)时说:“中国将启动人工智能开源平台建设计划”。有心人会发现,目前万钢对“人工智能开源平台”的提法是对科技部于2017年11月18日关于“人工智能开放平台”提法的修正。
开源的内涵主要是“开放、共享、协同”(也包含“开放”)实现开源的目的主要是动员全球开源社区的“黑客”(AI志愿开发者、维护者)协同攻克AI技术难关突破发展瓶颈,所以开源平台将助力人工智能发展。
2015年12月5日,我谈到当时美国人工智能的一些巨头为突破人工智能发展瓶颈,在2015年前后将其开发的人工智能技术实行开源:如Google将其开发的Tensor Flow 深度学习引擎(神经网络)开源,Facebook将其开发的基于Torch的深度学习工具开源,微软将其开发的分布式机器学习工具包DMTK开源,IBM将其开发的机器学习平台System ML开源。
2017年1月19日,我在听取百度研发人工智能进展情况汇报后提了两条建议:1.建立开源平台,百度研发人工智能技术如果遇到发展瓶颈,我看可以学习美国人的做法,将自己研发的人工智能开源。2. 抓好人才,研究如何吸引、培养、引进、留住、用好人工智能人才,包括抓住、用好国际人工智能尖端人才。
我认为这几年百度在这方面比BAT其他成员要技高一筹,当然百度也应该有危机感。
2017年11月18日当时国家科技部公布中国发展人工智能要建立一个“开放平台”(应改为“开源平台”)、四大支柱(我看叫“四大支柱”不叫“四大开放创新平台”以免混淆)、全社会参与。如此修改后的提法如下:
建立人工智能开源平台
建立人工智能四大支柱:
1.依托百度建设自动驾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系统
2.依托阿里云建设“城市大脑”(神经网络)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系统
3.依托腾讯建设医疗影像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系统
4.依托科大讯飞建设智能语音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系统
全社会参与